早上有朋友发来一张水稻制种田的图片(见下图),从图中看,水稻谷壳上附着了黑色粉末,仔细看黑粉多的谷粒其缝隙处有黑色角状物,因此能确定是稻粒黑粉病。该病在粳稻、糯稻上很少见,在籼稻及杂交稻上发生很轻,主要是在杂交稻制种田发生,病害发生程度与制种的水稻品种、气候等有很大关系,一般病穗率在10%-20%,严重的可达50%以上,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。因此,在杂交稻制种田要重视预防该病的发生,下面与大家聊聊稻粒黑粉病的症状、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,以供参考。
稻粒黑粉病
一、稻粒黑粉病的症状表现稻粒黑粉病又叫黑粉谷、乌米谷,是只危害水稻谷粒的真菌病害,发生在水稻抽穗、灌浆时期,侵染初期没有什么症状,在水稻接近黄熟时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,发病的谷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,内、外颖间会裂开,露出圆锥形的黑色角状物,散出黑色粉末并附着在水稻的谷壳上。
稻粒黑粉病
有的在外颖背线近护颖处开裂,在裂缝处可见绛红色或白色舌状物的米粒,开裂处往往附着有黑色粉末;有的病粒颖壳不开裂,但谷粒的色泽暗绿、青瘪,剥开可见黑粉,或将病粒浸在清水中,水会变黑色。
一般而言,仅有少部分稻穗的几粒稻谷会被侵染,严重时受害可能有数十粒且发病的稻穗多。
二、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特点1、病害侵染循环
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、种子内外越冬,在水稻抽穗开花期,残留在水面或湿土面上的厚垣孢子萌发(适宜温度为25-30℃),产生担孢子或次生小孢子,借助气流、水珠传播,入侵水稻母本颖花的花器,受精的稻谷会形成病粒。当然并不是需授粉的条件下能侵染,但只有受精的谷粒才能形成厚垣孢子(黑色粉末),厚垣孢子会落入土中会潜伏在病粒内或附在谷粒上越冬,待翌年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、侵染。
2、侵染时期
病菌侵染的部位(花器侵染)和时期都较为集中,侵染时期主要在开花期,从稻花中的柱头入侵,因此,一般柱头外露多、颖花张开的时间长、角度大的不育系更容易被侵染,发病较重。
3、发病原因
首先是病菌数量,一般连续3年以上的杂交稻制种田,特别是发病过的田块菌源充足,易发病。水稻种子也可能带有病菌,而且病菌具有较强的耐热性,用55℃的浸种10分钟并不能杀死病菌,在种子中能存活三年。
第二,抽穗开花期遇雨是病害加重的原因,但无雨、田间湿度大(长期灌水或偏施氮肥)同样可使病菌孢子萌发。若开花期遇雨,会影响父本的花粉数,导致母本花期延长,容易发病。
第三,杂交稻制种时父本、母本的花期相遇不好的田块也容易发病重。
第四,品种差异,正常栽培的水稻很少发病(病粒率在0.1%-1%),而制种田发病重。
第五,不合理使用赤霉素(920),也会刺激病菌的厚垣孢子萌发,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
三、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特点,应从控制菌源数、加强栽培管理及提前用药预防等措施结合进行综合防治,具体做好以下几点:
1、实行轮作,发生过稻粒黑粉病的制种田要实行轮作、换茬,可换抗病性好的组合;水稻收割后,在冬季采取深耕晒田,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。
2、合理选种并做好种子处理,尽量避免在病田留种,若是少量病粒的田块留的种子,播种前要注意用盐水选种,用多菌灵等药剂拌种,防止种子带菌。
3、适期播种,控制秧龄的大小、种植密度、水分管理等措施使得父、母本抽穗集中、花期能相遇,尽可能错开阴雨天气较多的季节抽穗扬花、灌浆,以此减轻被病害侵染的机会。
4、科学水肥,注意不要偏施或迟施氮肥,采取配方、平衡施肥,避免水稻徒长、贪青;适时晒田,避免长期灌水,灌浆期采取干湿交替灌溉,以此降低田间湿度。
5、制种时要正确使用赤霉素(920),应根据制种组合适时适量喷施,缓解包颈,有利于授粉结实,减少病害的发生。
6、适期用药防治,一般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抓好破口期、盛花期用药防治,尤其是盛花期的防治,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时期,发病轻的年份也应注意在盛花期高峰用药1次。可选用苯甲·嘧菌酯、戊唑·多菌灵、苯甲·丙环唑等药,注意水稻开花时段不能施药,要在上午8点前或下午6点后施药,喷雾要均匀,注意喷施到下层穗,施药后遇雨要及时补防。
云众地服务宗旨: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,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。更多种植技术知识,欢迎关注【云众地】